為創業裝上法律導航系統,保護好點子與合作關係
在創業初期,許多團隊常忽略法律結構的設計,導致後續股東糾紛、股權轉讓不順、甚至公司營運受阻。
本集《創業之間》邀請到萬豐法律事務所 林廷儀律師,
從實務經驗出發,深入淺出講解新創在早期最常遇到的法律問題,協助創業者打造穩健的起步策略。
受訪者簡介 - 林廷儀 律師
萬豐法律事務所,專精公司法、智慧財產權、商業契約與新創法律規劃。
擁有豐富的新創與企業輔導經驗,致力於將法律知識轉化為新創團隊可理解、可落地的策略工具。
有限公司 vs 股份有限公司,怎麼選?
創業初期應選擇哪種公司型態?
林廷儀律師提及,若預期未來會尋求投資或希望進一步公開發行股票,選擇「股份有限公司」會更有彈性;
而「有限公司」則適合股東人數單純、資金來源明確的團隊。
每種類型都有其設計目的,應根據發展規劃評估最適切的架構。
股東協議:比章程更重要的默契書
許多創業者以為設立公司後有了章程就萬無一失,
但林律師提醒:「章程是對外的,公司內部合作默契則需要股東協議來保障。」
股東協議應明確規範以下幾個核心項目:
- 股權比例與分配原則
- 股權轉讓限制與優先購買條款
- 回收機制與退出機制
- 公司治理與決策流程(如重大決策需共識比例)
- 團隊成員職責與績效回饋方式
透過股東協議,可以在合作關係良好時就先設定「吵架怎麼收場」,降低未來紛爭風險。
創業階段常見法律風險與預防實務
林廷儀律師提醒以下幾項新創早期容易忽略的法律風險:
- 股權轉讓未設限:創辦人若轉讓股權給第三方,恐破壞原股權結構。
- 智慧財產未登記:品牌名稱、Logo、產品內容若未申請著作權或商標,可能被他人搶註。
- 合約設計模糊:與供應商、客戶或合作方的合約內容不清,發生爭議時難以主張權益。
律師提及,即便創業資源有限,仍可透過「逐步建立」的方式進行風險控管。
像是:先以報價單搭配簡易契約框架確保合作條件,再視合作深度進階簽署正式契約。
智慧財產:從第一天就該規劃的資產
品牌名稱、課程內容、網站設計、App 介面等,都是新創最重要的資產。
林廷儀律師提醒,創業初期便應明確權利歸屬,並評估是否進行註冊登記。
- 著作權:創作完成即自動成立,建議定期存證留底。
- 商標:需主動申請,建議以公司名義登記,提高存續與保護彈性。
- 技術成果:若有研發成果,應約定清楚歸屬並進行保密處理。
合作與報價流程:合法又實用的基本架構
律師說明,與外部單位合作時,可以建立以下基本流程:
- 對外報價單清楚標示服務項目、費用、交付時程。
- 若有專案內容涉及客製化或機密資料,應簽署 NDA(保密協議)。
- 合作進入實際執行階段,再簽署具約束力的委託契約或合約書。
這樣做可以兼顧彈性與法律效益,保護彼此權益,也顯示創業者的專業度。
結語:創業的第一道防線,就是基本的法律知識
法律看似遙遠,其實正是創業最貼身的保護網。林廷儀律師鼓勵創業者,
不需要一開始就具備所有法律知識,但應該了解基本邏輯,
並在適當時機尋求專業協助,才能讓創業之路走得穩健,也走得更遠。
「 不管是合夥還是創業,公司型態怎麼選、誰出多少錢、股權怎麼轉讓、未來怎麼退場——能寫的就白紙黑字寫清楚,事前的約定,真的比事後吵架補救有用一百倍!」
—— 創業之間 EP04|萬豐法律事務所 林廷儀律師
💡創業不孤單,資源在身邊 - 森活提供免費財會法律顧問諮詢
森活商務中心不只是一個工作空間,更是陪伴創業者成長的夥伴。
只要成為會員,即可享有免費預約專業顧問服務,包含財會、法律、品牌行銷、永續策略等多面向諮詢,
協助新創團隊在每個關鍵階段做出更明確的決策。
這些資源皆由實戰經驗豐富的合作顧問團隊提供,讓創業路上少一點摸索,多一點安心。
🎧 想聽完整故事? 立即收聽
喜歡這集內容嗎?歡迎訂閱分享《創業之間》Podcast,持續接收更多創業知識與實戰經驗!
本節目由 森活商務中心 製作播出:SeedsHub 森活商務中心|永續理念x共享空間 與您共同成長
撰稿時間:2025 年 6 月 24 日
【FACEBOOK】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EEDSHUBInc/
【忠孝旗艦館相關資訊】
【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300號5樓】
【@Line ID】@seedshub
【電話TEL】(02) 7751-7996
【信義別緻館相關資訊】
【110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四段458號6樓】
【@Line ID】@seedshub.xy
【電話TEL】(02)7744-3618